充电桩外观颜色的耐久性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与品牌形象,其检测需模拟长期户外环境的综合侵蚀效应。核心检测项目包括耐候性测试,采用氙灯老化试验箱模拟阳光直射(波长 300-400nm,辐照度 0.76W/m²),同时控制温度(65±3℃)和湿度(60±5% RH),连续测试 1000 小时后,通过色差仪(精度 ΔE≤0.1)测量涂层颜色变化,要求 ΔE 值不超过 3.0(灰度卡 5 级标准),确保颜色无明显褪色或泛黄。
针对不同气候区域,需增加针对性检测:多雨地区需进行盐雾腐蚀试验,将样板置于 5% 氯化钠溶液喷雾环境(温度 35℃,pH6.5-7.2),连续 480 小时后检查涂层是否出现起泡、剥落,附着力(划格法)需保持在 1 级以上;高温干旱地区则强化耐热循环测试,在 - 40℃~80℃区间进行 50 次冷热交替(每循环 4 小时),测试后涂层应无裂纹、起皱,铅笔硬度保持在 2H 以上。
此外,机械耐磨性检测不可忽视。使用 Taber 耐磨仪(负载 500g,CS-10 砂轮)进行 1000 次摩擦测试,涂层失重需≤5mg,且不能露出底漆;针对充电桩侧面易碰撞区域,采用落锤冲击试验(1kg 重锤从 50cm 高度落下),冲击后涂层应无明显凹陷或剥落。这些检测项目共同确保充电桩在 5-8 年的使用周期内,外观颜色仍能保持原有辨识度与美观度。
推荐阅读